你的位置:山东体育频道在线观看 > 新闻动态 >

高考已投档! 1个小游戏, 让你1分钟搞懂平行志愿投档原理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7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36
  • 每年高考,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。普通批开始投档,家长们总会隔三差五查询录取状态,激动亦紧张。别急,1分钟带你搞懂投档原理。

    一、先把概念拆成“人话”

    1.平行志愿=“同时填多个第一志愿”。

    过去是“先看第一志愿,再第二志愿……”,现在是“一口气把所有志愿打包,一起给招生办,让他们挑”。

    2.投档=“把你的档案送到某所大学”。

    档案一送,学校就能决定录不录;没送过去,学校连你的名字都看不到。

    3.“分数优先、遵循志愿、一次投档”=招生办的三条铁律。

    下面用一场“高铁选座”游戏,把这三条铁律讲透。

    二、“高铁选座”模拟:看懂招生办的动作

    假设:

    高铁列车=一所大学的一个专业组(如“复旦大学物理类01专业组”)。

    座位数=招生计划数(如20人)。

    考生=持票旅客,手里握着“车票”——也就是高考总分+位次。

    车站检票口=省考试院投档室。

    流程如下:

    1.排队——按位次从高到低

    全省考生按高考成绩(含加分)排成一条长龙,第一名在前,最后一名断后。

    2.检票——一次放一个人进去

    第1名走到检票口,电脑查看他的A志愿(如“复旦01”)。

    若复旦01还剩座,电脑立刻“嘀”一声,把他的档案投进复旦,完成投档。

    检票结束,轮到第2名。

    3.志愿检索——挨个座位问过去

    第2名A志愿清华02已没座,电脑立刻问B志愿复旦01;若还有座,投档成功;若满座,再问C志愿……直到E志愿结束(实际上,很多省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志愿,原理是一样的)。

    只要他有一个志愿有座,就立刻上车(投档),后面的志愿全部作废。

    4.满员即停——一次投档,不能反悔

    一旦某辆列车(专业组)被投满20人,系统立即关门,不再接收后来者。

    如果某考生5个志愿都满了,他就“滑档”,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。

    三、招生办的“黑匣子”里到底跑什么程序?

    官方流程图可以简化为下面的流程:

    注意:

    “分数优先”指排序永远按位次,不看谁胆子大、填得靠前。

    “遵循志愿”指电脑一定从A扫到E,不会跳过B直接看C。

    “一次投档”指每名考生在本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,不“补投”。

    四、家长最常问的五个“坑”

    1.“我把最想去的学校放B,会不会吃亏?”

    不会。只要你的位次够高,哪怕B志愿,也照样先于低分考生的A志愿被录取。

    2.“专业调剂会不会把我调到完全不相干的专业?”

    调剂只在“已投档”的学校内部进行。如果你勾了“服从调剂”,学校会在本专业组里未满额的专业之间调剂;不会把你从“临床医学”扔到“考古学”。

    3.“退档到底怎么发生的?”

    常见原因:体检受限、单科成绩不达标、不服从调剂。退档后,本批次不再投档,只能等征集志愿。

    五、一句话总结投档原理

    考生排队→按位次检票→依次检索A→E志愿(直到最后一个志愿)→有座即上车→满员关门→退档或滑档→征集志愿。

    记住:分数是硬通货,位次是通行证,志愿顺序是方向盘。

    把“你填报的所有志愿”想成“若干张车票,只要一张能上车就赢了”,你就彻底搞懂了平行志愿的投档原理。简单吧?当然简单。